
為慶祝海佃國小台江創立20週年,我們有幸邀請到深受孩子們喜愛的繪本作家——玉米辰老師(陳旻昱)蒞臨本校,帶來兩場溫暖人心、充滿啟發的「作家有約」講座,謝謝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、光和教育基金會、台中新文化協會贊助本次講座。
玉米辰老師長年耕耘於台灣的土地與故事之中,他的創作融合了環境、生態與文化,筆下的繪本不只是圖文並茂,更常巧妙結合立體書、動畫與視障閱讀設計,讓不同年齡、不同感官的讀者都能深刻體會故事背後的價值。他曾擔任台中海灣繪本館館長,並榮獲金鼎獎、Openbook好書獎等多項殊榮,更在2022年以作品《守護大海的人》獲得世界插畫大獎童書出版類首獎,成為首位獲此國際肯定的台灣作家,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生態力量與文化創意。
在講座中,老師感性地說:「回到台南,就像回到家一樣。」他用親切如朋友間聊天的語氣,與孩子們分享創作背後的靈感,帶領大家走進繪本中的環境故事。
🌿 在地鳥事 × 生態故事
在第一場講座中,老師以《鳥事》為題,娓娓道來兩種與海佃及台南密切相關的生態明星:
🔸 黑面琵鷺(台語:烏面抐桮 oo-bīn-lā-pue)
老師分享黑面琵鷺的復育故事:從全球瀕危、僅剩288隻,到如今在台灣冬季可見超過4000隻,其中許多就在我們學校周邊濕地現蹤。1997年七股地區因居民堅決守護環境,使得濕地免於開發,最終成為黑面琵鷺重要的度冬棲地。老師感性地提醒大家:這是一段台南人共同守護家園的感人歷程,未來也需要我們一同延續這份責任。
🔸 水雉(台語:菱角鳥 Lîng-kak-tsiáu)
老師也介紹這種在浮葉間行走如精靈般的鳥兒,曾因棲地破壞而瀕臨滅絕,全台僅剩約50隻。所幸在高鐵建設過程中,各界合作建立新棲地,透過生態隔離等方法重建生態平衡,如今水雉數量已突破2000隻。老師引用珍古德博士的話說:「最美的不是成功,而是人們願意坐下來、一起找出辦法。」這也是環境教育最珍貴的一課。
🍃 愛玉的秘密 × 觸覺繪本的力量
在另一場講座中,老師介紹以台灣愛玉為主角的繪本《我早就知道》。這本作品的封面印有點字,內頁設計為可觸摸的立體圖案,讓視障孩子也能「閱讀」繪本。老師透過故事說明,只有台灣特有的「愛玉小蜂」與愛玉果之間的互利共生,才能孕育出我們熟悉的愛玉凍。這種奇妙關係,全世界僅見於台灣,讓每一口清涼的愛玉凍,都成為一段珍貴的生態連結。
📖 更多故事 × 無限關懷
除了上述作品,老師也簡介了其他關注環境議題的繪本:
《捕蝶人》:反思棲地破壞與捕蝶產業(已有英文漫畫版線上閱讀)
《是誰偷尿尿?》:探討水資源與生態平衡
《螃蟹過馬路》:呈現陸蟹遷徙的生命挑戰
《桃米生態村》:記錄社區與自然共生的故事
《海底變形蟲》:描繪海洋世界的神秘與多樣性
這兩場講座不只是閱讀的饗宴,更是一場用故事培養感知、以繪本建立連結的生態教育。老師的溫柔與智慧,讓孩子們在歡笑中看見了自然的美好,也種下了保育與行動的種子。
📚 歡迎同學前往圖書室或「愛的書庫」,借閱玉米辰老師的作品。讓我們一起從閱讀出發,擁抱土地、珍惜萬物。
💐 感謝玉米辰老師帶來動人的分享,也感謝每一位參與的師生,為海佃國小20週年「作家有約」活動留下一段值得珍藏的回憶!